-
这起河南焦作女教师发视频举报学校评职称不公的事件,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。关于“结局如何”,虽然我无法预知具体细节和最终的法律或行政裁决,但根据类似事件的常见发展轨迹,可以推测几种可能的情况:
1. "官方介入调查:" 这类举报通常会引发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的关注。可能会成立调查组,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。调查的结论可能是: "认定存在不公:" 如果查实确实存在违规操作、暗箱操作或不公平现象,相关责任人可能会受到处理,例如通报批评、调整岗位、取消资格等。学校的相关制度也可能被要求整改。 "认定程序合规:" 如果调查发现整个评职称过程符合规定程序,只是个别情况存在争议或误解,那么举报可能不被支持。但有时即使程序合规,也可能在执行中存在沟通不畅或人情因素,调查可能会指出这些问题并建议改进。
2. "舆论压力与后续影响:" 视频曝光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舆论压力。这可能会促使相关部门更认真地对待此事,或者至少在处理上更加谨慎。无论调查结果如何,事件都可能引发对当地或该校职称评审制度的讨论,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。
3. "对举报教师的影响:" "正面或中性:" 如果最终认定其举报属实,教师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,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。即使举报 -
“教育应该光明正大”。这是我昨天在关于焦作姚老师的新闻下面的一句留言,到现在点赞是1474。
李老师说姚老师是枪打出头鸟。我昨天看了焦作17中对于姚老师事件的通报,这份通报激起了不少同行的愤怒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
学校对杨老师事件的处理办法是停课,真是可笑,就通报里的这种逻辑着实是让人无言以对了,这样的领导真的适合坐在领导的职位上吗?
老师评职称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呀,辛辛苦苦讲台耕耘半生,最后要评上职称,却凭的不是教学能力,而非要靠其他途径——我觉得这确确实实是当人民教师的悲痛呀。
如果有不公平,那肯定得有人站出来说事儿,毫无疑问,姚老师就是这样的人。
我不知道姚老师世界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的,但是我一定会支持姚老师到底!她说如果败诉的话,她会继续上诉。
还是所有体制下的教师,因为类似评职称这样不公平、不公正的事情,而纷纷出走取道私立学校或教育机构呢?一但这样的局面形成,到底是对我们教育的主体——同学们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是利大?还是弊大呢?
教育本身应该体现的是真善美,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是公平公正和人心所向的,绝不是一种上层对基层的压制和固化。
我当然希望姚老师即使是被枪打出头鸟,她也能在风口上大义凛然地站立过。但是至少她的出现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又多了一条要改革的项目,已经它的正确整改方向。
举报